8月5日,武定县人民政府
向插甸镇康照村上组村民杨能云
发放了武定县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
这是云南省第一本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
↓↓↓
2024年5月1日至2025年4月30日,杨能云的600亩林下经济经营地将可作为林权流转交易、质押贷款、项目申报、示范评审和林业资产证明等事项凭证。据悉,武定县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的发放,是云南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的创新举措,也是将林权证“本子”变为“票子”、在广袤林子中挖出“金子”、将资源向资本转化的有益探索。
根据《武定县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证的发放,创新性实现了林地“三权”分置,拓展了林地经营权权能,解决了在林下经济发展过程中经营主体融资难的问题,有利于引导和支持社会资本发展林下经济。
《实施方案》明确,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是指林地所有权之外的,承包经营权或经营权拓展权能分置出来的经营收益权、使用权,包含林下经济、经济林、林业碳汇、湿地环境、森林康养、森林旅游、公益林等非木质经营和获得补偿及入股、托管、联营利益的权利。
楚雄州林业和草原局相关负责人表示,武定县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登记已形成完整的操作流程和管理办法,不仅为林业经营主体提供了法律保障和融资便利,还有效促进了林业资源的合理利用和保护,对推动武定县林业可持续发展具有里程碑意义。
据悉,武定县林地面积312.5万亩,森林面积246.8万亩,分别占县总面积的71%和56%,林下经济发展空间巨大。当地依托林药、林果、林菜、林菌、林禽等林下经济,积极探索林下种植养殖产业经营模式,持续探索深化集体林权制度改革路径,在楚雄州率先成立了武定县林产业专班、率先编制完成武定县林草产业发展规划(2024—2030年)、率先制定印发了林下经济经营收益权登记管理实施方案。(云南网记者 彭锡)
来源丨云南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