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党的二十大报告,使我深受鼓舞,备感振奋!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接下来我将认真干好自己的本职工作,继续听党号召,践行初心使命,奋力续写乡村振兴新篇章。”日前,提及党的二十大报告,湄潭县抄乐镇沙塘村驻村第一书记杜富佳难掩激动地说。
截至10月,杜富佳到沙塘村任驻村第一书记已有一年零4个月。
一年多的时间,杜富佳从一个村民眼里啥都不懂的小姑娘,变成了村委会食堂煮饭的阿姨都要夸上几句的“杜书记”。
杜富佳是排雷英雄杜富国的妹妹,也是湄潭县人民医院急诊科的一名护士。2021年6月,杜富佳被单位选派到沙塘村驻村。
初到沙塘村,为迅速摸清全村基本情况,杜富佳约上村党支部书记向忠成到村民家中走访。由于村民组比较分散,走完7个村民组他们花了整整一个月。了解到的情况却让杜富佳更加忧心——沙塘村平地少,山地多,虽然种了近5000亩茶叶,但因地处偏远,除了春茶,商贩几乎不进村收购夏秋茶,即便来了也要压压价。
为将村里的茶叶卖出去,她多方奔走,积极引进企业,助推沙塘村茶产业发展。一次偶然的机会,她遇到了返乡创业青年杨斌和韦华松。当杜富佳得知杨斌家里有茶产业加工厂,便立即向他们推介沙塘村的茶叶,并邀请他们到村考察。几经周折,最终说服他们以“公司+合作社+农户”的组织方式,与沙塘村共同打造千亩高标准生态茶叶基地,企业每年按每亩50元的价格给茶农补贴。2021年11月底,沙塘村股份经济合作社与杨斌等创业青年成立了合资公司,并注册了商标。
解决了村民茶叶卖不出的问题,杜富佳又将目光瞄准成品茶叶销售。经过与村“两委”、杨斌二人多方商讨,杜富佳决定采取直播的方式打响沙塘村茶叶品牌。
准备就绪,今年3月杜富佳带上直播助理李晓芳,开始在简易的直播间出镜带货。
“我最多一场卖了7万多元的货。”杜富佳惊喜地说。通过“线上+线下”的销售模式,到今年9月,全村茶叶销售额超过了100万元。
乡村振兴,关键在人、关键在干。2020年11月23日,贵州省宣布全省66个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自2021年来,贵州省接续选派3.2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组建1万支工作队开展驻村帮扶,为脱贫地区提供组织保证和人才支持。
这期间,一大批像杜富佳一样的党员干部在乡村一线真蹲实驻、真抓实干,为全省推进乡村振兴奠定了坚实基础。
在黔西市大关镇关心村,被省委政研室选派到此驻村的第一书记吴学亮格外忙碌。除了要带领村民秋收,他还要指挥工人对已修好的村委会办公楼二楼进行装修。
去年5月,刚到关心村的吴学亮发现当地产业基础薄弱、村委会办公楼破旧漏雨、干群关系疏远。
为改变现状,到村第一周,吴学亮开始走访全村493户2282人,他挨家挨户记录问题、询问情况;到村第一个月,他组织召开党员大会,鼓励党员们多提问题,并对需要解决的困难和问题自加压力、大胆表态,承诺一个月内解决完成,在关心村逐步形成了以党员大会为基础的“一月一办结”议事制度。
一年来,吴学亮为关心村解决遗留事项17件;申报修建了全毕节市公里数最长的机耕道9.6公里;带领村民将一层村委会办公楼修成了二层;还通过发展产业,让蜂蜜、羊肚菌、圣女果等产业齐头并进。
走进黎平县茅贡镇额洞村,驻村第一书记吴龙旺正在直播带货,从去年6月驻村到现在,他通过直播把村里的农特产品全卖光了。
去年吴龙旺到村后,通过走访了解到村里有杨梅、生姜、茯苓、油茶、茶叶等产业,品质虽好,却无销路,村民把产品运出村买成本高利润少,于是吴龙旺与村“两委”商量通过直播为村民带货。
一年多来,额洞村无人问津的“山货”,变成了供不应求的“抢手货”。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乡村振兴的号角吹响以来,全省党员干部纷纷奔赴乡村,聚焦痛点,从产业发展、义务教育、饮水安全等多个领域入手,一年接着一年干,一件实事接着一件实事办,在乡村描绘出新时代的美丽画卷。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马红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