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阳温煦,庆阳市镇原县屯字镇阳宁村,田野一片金黄。在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田间,玉米秆上结着一个个饱满的玉米棒,大豆茎蔓上挂着一串串结实丰盈的豆荚。
“今年第一次尝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有农业技术人员指导,收成总体上比较好。”镇原县马军军养殖种植专业合作社社长杜正岳告诉记者。据测产计算,今年种植375亩,每亩投入1200元,玉米亩产700公斤,大豆亩产65公斤,按照目前市场价折算,亩产值2160元,亩效益960元,加上各类补贴每亩320元,亩收入能达1280元以上。日前,全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专家组组长、四川农业大学杨文钰教授来我省调研指导,对甘肃省因地制宜分区域开展不同技术模式试验示范,科学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技术给予充分肯定。
落实党政同责 确保面积不缩水 今年,甘肃全面落实粮食安全党政同责,把扩种大豆油料作为全省农业生产的重中之重,将扩种大豆油料写入2022年省委一号文件,全力落实推广面积,分区域强化技术集成,提高了粮食和油料供给保障能力。为确保种植面积不缩水,省农业农村厅及时印发《甘肃省2022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实施方案》,将任务面积下达到县区,启动省对市(县)包抓机制,分区域将包抓任务分解到具体单位。各任务县区把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作为落实粮食安全责任的重点项目,纳入乡镇目标考核。凉州区、会宁县、环县等县(区)党委主要领导直接安排调度,现场督导进展。镇原县扩种1万亩、陇西县扩种2000亩。榆中、崇信、华亭、灵台、静宁等县每县主动推广玉米大豆带状复合种植2000亩。今年,甘肃省共种植大豆83万亩,其中落实大豆玉米复合种植地块32万亩,超国家下达的任务2万亩。我省全力落实惠农政策,及时下达中央和省级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补贴资金6000万元。同时利用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资金,对工作力度大、积极性高、超出任务部分的每亩给予200元补贴;安排绿色高质高效创建资金1080万元,在10个县区开展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高产创建行动;积极争取省级财政轮作试点试验资金300万元,开展试验示范、技术培训和面积遥感核查。各县区整合利用各类涉农资金加大补贴。凉州区筹措资金200万元,对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每亩再补助200元;环县专门列支机械购置补助资金,按照财政补助70%,合作社自筹30%的标准,为参与项目的合作社等补贴购置玉米和大豆种植机械各1台;靖远县对实施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200亩以上的集中连片示范基地,每亩补助地膜5公斤;平川区拿出100万元资金用于提前订购种子;秦州区对机械化种植和收获环节社会化服务每亩分别补助70元和90元,解决农村劳动力短缺的问题。据统计,全省共有28个县区累计利用市县两级资金2793万元补贴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全省用于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的中央和省市县各级资金累计达到1.32亿元。同时加大农业机械化生产,仅春播期间就累计投放专用播种机1485台、铺膜机7515台,改造播种机具4381台,确保了机械化作业。
来源:新甘肃·甘肃日报2022-10-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