带孩子去村寨“游学”-华夏一县一品网

带孩子去村寨“游学”

   日期:2022-08-30     来源:农视网    浏览:525    

(图片来源:千图网)


#

Vol.1/ 一天看1-2个村寨

作为一名大学老师和两个孩子的父亲,一到暑假,我就会带孩子和他们的三五好友一块去“游学”。

“游学”之所以加引号,是由于语境中,游学不是去到城市或出国这类地方游历,而是到农村里。

这三年,我们先后去过广东湛江、潮州和广西桂林和防城港、云南普者黑和大理、湖北恩施和神农架、贵州毕节和黔东南。

我比较倾向于带上孩子去民族地区,因为这些地方的文化多样性特质很明显,可以丰富孩子们的认知和知识体系,扩展视野,能增进对“乡土中国”的更多理解。

最初的前几次,我们的行程安排,会先在县城酒店或宾馆住下来,再逐步去探访周边的村寨。每天早出晚归,一天会看1-2个村寨,并与村民多交流,让孩子们从中学习。

后来我发现了两个问题。

一是有些村寨瓦解在景区,游客多,商业色彩也强些,就像大部分商铺在由外地人经营着,我们很想亲密接触的当地人并不多,这也因此限制了我们想要进一步了解当地文化习俗的深度与广度。

二是部分村寨距离县城比较远,来回交通就有些周折,再加上安全的因素,留给我们走访的时间并不多,所以导致调研也不够充分,效果就打了折扣。

总结一下,我们游历学习探访的内容,多是经由旅游市场包装起来的“旅游文化”,当地的乡土气息变了味,游历方式也变成了走马观花。这和我内心认同的慢走、慢看、慢品尝就相背离了。

(图片来源:千图网)

#

Vol.2/ 直接带孩子们进村

于是,今年我进行了调整:随性选择地点,然后直接带孩子们进村,和当地村民同吃同住。

半个月前的一天,我们乘坐的大巴车行驶在贵州黔东南自治州曲折蜿蜒的山路上。

一座小桥附近,我们看到一群光着上身的孩子在溪水里摸鱼,七八位老人在桥头大树下纳凉聊天,几只小狗耷拉着耳朵,趴在树下昏昏欲睡,而不远处的村寨炊烟袅袅,依稀还可听到鸡鸣犬吠声,好一幅“小桥流水人家”的乡间美景!

这不正是我期盼已久并心心念念的地方吗?我当即决定,这就下车。于是,我们一行十人就 要在这里停留一周时间了。

经过与一年轻农户沟通,我们商量好,吃住在他们家,打地铺睡觉。

几名孩子包括部分家长都露出惊诧表情,他们的担心我心知肚明——怎么洗澡、有没有热水供应、墙上的蜘蛛爬到身上怎么办、有没有驱蚊片、没有空调怎么睡觉……这些在城市压根不是问题的问题,此刻都需要考虑。

我告诉他们,这些也可以不是问题。

既然来体验乡村生活,就应少一点抱怨或心存顾虑,暂时抛却一些城市生活的便利,真正沉下心来,接纳乡村生活方式,不要因为生活上的一些困难,而错过了学习的机会。

(图片来源:千图网)

#

Vol.3/ 这样的深度游收效更大

接下来的每一天,我组织了各项活动:

带孩子们与当地小孩交朋友,每天一起吃饭、学习与玩耍;相约去河里抓鱼、抓虾;坐在水里围成一团,在清凉的河水里上课;

翻山越岭,感受“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的意境;与当地孩子一起打球、畅聊;

走访每一户人家,深入了解当地人口产业及交通变化、传统服饰与节庆习俗、性别分工与村落集体活动开展等;观看斗牛及斗鸡比赛,切身感受当地的 特色民俗;

观看杀猪、宰鸡,品尝蜜蜂蚱蜢酸辣汤,体悟不同生物的生命历程……

在与当地自然环境和人们生活的深入交流中,原有的顾虑早已不复存在。孩子们的小脸晒黑了,但笑容越来越灿烂。

一周下来,大家都认为这样的深度游收效更大。我为这种皆大欢喜感到欣慰。

是啊,谁说游学就一定得是高大上的、光鲜亮丽的呢?

在难得的假期里,让孩子们走进大山丛林,去沉浸式体验没有经历过的另一种生活,去探索,去交流,去付出,去收获,最后带着野趣、友谊、知识回归,不也挺好的吗?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