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怒江泸水市中元村:小小姬松茸,带来“双增收”-华夏一县一品网

云南怒江泸水市中元村:小小姬松茸,带来“双增收”

   日期:2022-08-29     浏览:305    

走进位于六兰公路主干线一侧的怒江泸水市老窝镇中元村姬松茸种植基地,一排排由竹子搭建的大棚扑入眼帘,上下6层的大棚架里,圆溜溜、胖嘟嘟的姬松茸长势喜人。

姬松茸种植基地全貌

“这段时间长得慢一点,换做六七月份,简直采都采不赢,采到第二天凌晨三四点;过三四个小时,小的长大,又可以采了,这么多棚,随时都需要采,真是累不赢了。”菇棚里,工人何杨英一边“抱怨”一边忙不迭地采摘,嘴上虽然喊着累,脸上的笑意却一刻也没离开过。

姬松茸又名巴西蘑菇,是一种夏秋生长的腐生菌,口感脆嫩,其所含的甘露聚糖对提高免疫力、防止心血管疾病等具有较高的医用价值。2021年,为实现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中元村“两委”班子在原有农业产业的基础上积极探索发展短平快产业,当年9月,村党总支书记何儒苹在朋友的牵线下,带着村“两委”班子成员、村民小组长、致富带头人和有思想有干劲的党员前往保山市隆阳区瓦马乡考察姬松茸种植项目。结合中元村气候条件,何儒苹当即在瓦马乡召开了现场会,在会后听取意见建议后形成班子决议:在村里发展姬松茸产业。

上下6层的大棚架

考虑到投资风险等因素,村“两委”班子首先动员部分党员和村民小组长及致富带头人以入股的形式投资,加上村集体经济注入20万元,共筹集到150万元启动资金,引进了福建姬松茸种植企业,并流转了22亩土地,建了21个菇棚。

清洗干净后的姬松茸

因地制宜发展的姬松茸种植产业,为中元村群众打开了增收的“金钥匙”,也为全镇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从2021年10月开始建大棚,2022年2月料床铺面、4月播菌种,6月便迎来了丰收季,两个多月来,已采菇6批共计75吨,平均每天采摘量在1.2吨左右。何儒苹记得,出菇最多的6月和7月,每天到基地采菇的村民就达30多个,他们自行组队,24小时不间断采菌。由于姬松茸保鲜时间短,搬运、削根、分拣后便直接被送到建在菇棚附近的加工厂,按收购商要求进行清洗、烘干,然后装袋,马不停蹄地销往福建、广东、上海等沿海城市。

长势喜人的姬松茸

家门口发展的产业,有效解决了部分村民的就业问题。村民何杨英是记者采访当天在菇棚里遇到的采菇人之一。2019年,何杨英曾到珠海务工,但因母亲生病,仅待了两个月便匆忙赶回,从此再无出远门务工的机会,家里自然也就少了一份收入。村里建成姬松茸种植基地后,忙完家里的活,何杨英也会到基地采菇。基地实行按量计酬,因为手脚麻利,出菇旺季,最高的一天,何杨英的收入在280元左右,正常情况下,每天也能有一百多元的收入,“照顾了老人,陪伴了娃娃,还能有收入,最好了。”6月至今,即便零零散散地来,也让何杨英有了6000多元的收入,“累是累一点,但比种地好。”

何杨英在菇棚里采摘姬松茸

相较于何杨英,34岁的李丽兰可谓基地的“元老级”工人,“从建棚开始就来了,做零工时每天100块,按量计酬就不一定,看出菇情况,只要手脚麻利,不会挣得少。”断断续续做到现在,也让李丽兰收入了13000多元。“重要的是离家近,可以教育到娃娃。”她强调。

基地账目明细显示,2021年10月至今共用工3500个,平均每天用工15个;采菇高峰期,平均每天用工20余个。按每天110元计算,截至8月底,已支出务工费近50万元。“流转的22亩地,基本上1亩就能养活一家人。”何儒苹说。

工人在对刚采摘的姬松茸作削根处理

与很多产业“村委会+企业+农户”的发展模式不同,中元村姬松茸种植基地采取的是“党总支+合作社+党员+群众+企业”的发展模式,即在村党总支的带动下,由企业与合作社签订种植管理合同,与带头种植的村干部、党小组长、党员、致富带头人等种植户签订保底价收购合同,提供技术支持,确保种植户种得出、种得好、管理好姬松茸。

“以6月开始采摘、11月底落潮计算,今年预计产菇100吨,产值在120万元左右。”何儒苹高兴地给记者算了一笔账,“扣除各种成本后,利润在30万元左右,种植户增收28万元左右,村集体收入2万元左右。”

在烘烤房里接收烘干的姬松茸

小小姬松茸,落户中元村不到一年,就实现了种植户、村集体经济的“双增收”。

何儒苹介绍,种植姬松茸的原料主要为牛粪和秸秆,既改良了土壤,又为村里注入了新的产业活力。致力于打造生态循环新模式,他向记者透露了中元村“6+1+N”的新规划:“6”即千头牛场、万亩草场、青储饲料厂、有机肥加工厂、机制炭厂、食用菌种植基地;“1”即以菌子为主题的农家乐。“这个‘N’,不说你也应该想到了吧?”何儒苹问记者,“办养牛场,是不是得带动村民养殖?建草场,是不是需要劳动力?还有后面那四样,哪一样离得开人的因素?至于农家乐延伸出的产业就更多了,种菜的、养猪养鸡养羊的,总之,有赚头的必须是老百姓。”

“目前姬松茸市场需求量较大,价格也相对稳定,而且怒江这边的品质不错,出菇率也比别的地方高。”收购商林云山的话,让中元村“两委”班子信心倍增。何儒苹表示,下一步,在资金、土地允许的情况下,将带动更多农户发展姬松茸种植,共同增收致富。“乡村振兴,说到底不就是产业的振兴嘛!”

怒江传媒中心记者:张旭 陆娉婷

泸水融媒体中心记者:胡鑫萌

 
 
更多>同类资讯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华夏一县一品网创业服务中心  |  华夏一县一品网全国县级分站站长创业招募函  |  招聘  |  华夏一县一品网平台商户入驻须知  |  网站地图  |  会员等级  |  广告服务  |  违规举报
  • 联系我们

    电话:0571-86995329

    邮箱:yixianyipinshop@163.com

    微信:xiangwen6831

  • 华夏一县一品网订阅号

  • 华夏一县一品网小程序

  • 云南卖公众号

  • 云南卖小程序商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