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南网讯(记者 赵岗)蓝天下,穗粒饱满的新品种水稻田一块接一块地轻摇穗浪。田埂上,看护稻田的村民正忙着驱赶偷食的麻雀,田野一片生气勃勃,这里就是云南楚雄市苍岭镇水稻种子基地。8月15日,“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非凡十年”主题采访活动走进苍岭镇,了解楚雄市水稻种业发展情况。记者了解到,当地禾丰农业致力于水稻新品种的选育,在不同海拔稻区建成育种示范基地,主打“育、繁、推、加、销、贸” 一体化生产和科技创新。
苍岭镇水稻种子基地 赵岗 摄
禾丰农业由获云南省政府特殊津贴,拥有40年育种经验的老科学家刘发太(副研究员 原楚雄州农科院退休)带领团队,自主创业历时10年,拥有近1000份种质资源,截至2021年,共选育出水稻新品种5个,并取得主要农作物审定证书,已有3个品种获得植物新品种权;商标品牌“楚稻”“禾瑞丰”常年与600家农户合作,繁种包回收,每年至少带动农户增收100万元,提高农户种植积极性;2012-2022年10年间,公司累计推广“楚稻”品牌种子400万公斤,推广面积达80万亩,总生产稻谷量达5.2亿公斤,累计创造经济价值14.56亿元,为国家粮食安全作出了较大贡献。
同时,通过“公司+基地+农户+市场”的农业经营模式,禾丰农业与农户采取直接签订合同的方式发展种植优质稻,辐射带动楚雄市苍岭镇、子午、动画、紫溪、吕合镇及州内南华、牟定等其他县份等地区,带动600户农户从事2000亩优质水稻产业化发展,以高于粮价的收购价收购繁种,鼓励农户耕种,每亩至少增收1500块,每年可增加收入300万元,直接或间接参与的农户在水稻产业中可增收经济效益9000万元,另外,每年雇用当地农户4000名以上,其中有80%的女性,为农户增收60万元。
刘发太在禾丰农业的育种大棚接受采访 赵岗 摄
“我们从农户手中租田200亩,为农户增收了40万元。这样既为外出打工的农户解决了种田的后顾之忧,承包田不至荒芜,又给农户提供了工作岗位,增加了收入。”刘发太说。
基地也吸引来了高学历的专业人才,把他们所学和新的思想运用到实践中来,开办了科学种植辅导班,不定时到各村对农户进行病虫害防治及合理耕种培训,为他们带去现代农业的理念,从而提升土地利用的价值。
基地利用专业的知识和现成的水稻基地条件,尝试对城市的家庭和学校开展了“农耕教育活动”,采用科普小课堂,介绍“水稻的一生”+户外体验式劳动,不仅让参与者了解种子和食物的关系,珍惜粮食,同时也锻炼了身体和心智,深受社会各界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