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报讯(通讯员 宋运涛 罗颖 南京晨报/爱南京记者 卢斌)近日,省农业农村厅推介51个农业产业化联合体典型案例,南京麦浦苗木产业化联合体榜上有名!
南京麦浦苗木产业化联合体由省级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南京麦浦园林景观建设工程有限公司牵头发起,联合体苗木基地共计7347.99亩,其中牵头发起企业直营基地5200亩,总投资约1亿元,2020年度的销售额1.64亿元,利润达到1681.5万元。南京麦浦苗木产业化联合体坚持以发展现代苗木为方向,以创新农业经营体制机制为动力,成员之间密切合作、利益共享,有效带动了农民增收致富,示范带动作用发挥明显。
改变传统方式,延伸苗木产业链。联合体以园艺花卉生产为依托,推进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建设南京麦浦樱花文化创意园区,配套建设餐厅、接待室、停车场等附属设施,拉动休闲观光游览,销售创意产品,加快了传统农业向服务型经济的转变,给科技园区苗木产业带来年附加值900多万元,季节性日用工150人次以上,增加就业岗位26人,年支出工资1300多万元,形成了农业功能多样、业态丰富、利益联结紧密的联合发展产业。
坚持集约经营,推动增收致富。联合体采取“1家龙头企业+2家合作社+5个家庭农场+3个种植大户+1个实体超市”的运作模式,坚持标准化种植、订单化生产,按照龙头企业的生产方式组织生产种植,内部签订苗木收购协议,龙头企业与合作社、家庭农场形成紧密型利益关系,有效发挥龙头企业示范引领和农民合作社纽带作用。通过服务推进合作共建、促进产业互补、技术互学,降低生产成本,增加收益,抵御行业风险。
加大研发投入,夯实科技创新基础。牵头企业不断引进新品种、新技术、新装备,进行苗木嫁接、扦插选育及产业化引种栽培,建立了江苏省林业三新科研基地、月季嫁接“产学研”示范基地、中华盆景园科技培育基地、乌桕新品种嫁接科技示范基地,加快成果转化,提升科技创新实力,通过专家培训、典型示范,使周边种植户掌握新品种苗木培育技术;发挥南京麦浦合作社纽带作用,联结带动家庭农场、苗圃场和当地个体户等1000余户运用嫁接新技术,建立380亩秋艳一号新品种乌桕、月季等苗木生产基地,推动了浦口区苗木产业化转型升级。
加强战略合作,培育苗木新品种。在苗木培育过程中不断开发苗木新品种,与江苏省林科院、南京林业大学、南京市浦口区园艺特产站等院校科研单位建立长期合作关系,近几年,与江苏林业大学合作完成江苏省林业三新工程项目“城郊大型苗圃复合经营转型升级集成与示范”;与江苏省林科院合作进行苗木科研研究,高位嫁接“秋艳一号”乌桕新品种并推广应用新技术,交通循环便利,绿化成荫,生物多样性特征非常明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