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7月29日,记者从云南省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系列新闻发布会临沧专场上获悉,2019年底,临沧市全市94357户368942人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562个贫困村、28个贫困乡(镇)全部退出,提前一年实现贫困人口和贫困村“清零”的目标。继云县、临翔、凤庆、镇康、耿马、沧源、双江7个县(区)脱贫摘帽后,2020年5月,云南省政府批准临沧市永德县退出贫困县,这标志着临沧成为全省率先实现整市脱贫的州市之一,千百年来,困扰边疆人民的区域性整体贫困和绝对贫困问题得到了历史性解决。
发布会现场
临沧市地处云南省西南边陲,所辖8县(区)均属集中连片特困地区滇西边境片区县,是云南省市辖全部县(区)均属贫困县的4个州(市)之一。脱贫攻坚战全面打响以来,临沧市认真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认真学习贯彻总书记关于扶贫工作的重要论述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把伟大理论和边疆实际结合起来,用总书记的光辉思想认识临沧、解读临沧、解决临沧问题,干出了脱贫攻坚的“临沧精彩”。
坚持党的领导,强化组织保障
临沧市认真落实“五级书记抓扶贫”“市县抓落实”等要求,成立由党政主要领导任“双组长”的扶贫开发领导小组,组建由8名厅级领导任组长的督查巡查组,驻县(区)开展常态化、全过程、全覆盖督查巡查。选派28名优秀年轻处级干部驻28个贫困乡(镇)开展蹲点督导工作。采取市级领导下沉一线抓责任落实、市级部门下沉一线抓政策落实、市级监督力量下沉一线抓工作落实的工作联动机制,实行厅级包县、处级包乡、科级包村、干部包户的“四包”责任制,选派562支扶贫工作队、6000余名队员驻村开展工作,实现了贫困村全覆盖;组织968个部门(单位)3.4万名干部开展“挂包帮”定点扶贫和结对帮扶,实现了贫困户全覆盖。
发布会现场扶贫产品展示
坚持精准方略,提高脱贫实效
临沧市把“六个精准”要求贯穿脱贫攻坚全局,从精准识别贫困对象开始,自下而上“签字画押”确保精准识别,建立脱贫攻坚村级“施工图”、乡级“路线图”、县级“项目库”,倒排时间、倒排工期,逐村逐户精准解决“两不愁三保障”问题。
一是突出抓好农村危房改造。在2003年就开始集中力量大干农村住房的基础上,采取“易地搬迁新建一批、原址拆除重建一批、改造加固除危一批、保护修缮提升一批、进城定居一批、政府兜底一批”的方式,完成了23万户农村危房改造,率先在全省消除了农村危房,临沧的农村住房已经成为一道靓丽的风景线。
二是突出抓好产业扶贫。临沧的产业有基础,全市已建成2200万亩高原特色农业产业基地,甘蔗、坚果、核桃、茶叶等种植面积均在全省前列,贫困户人均拥有产业基地5亩以上。但是,加工问题、市场和品牌的问题一直没有解决好,资源没有很好地转化为群众收入。针对这个问题,全市重点抓好蔗糖、核桃全产业链建设,重点抓好利益联结机制建设,重点抓好地理标志申报、检测实验室建设、产品标准制定、引进好的加工企业、电子商务进农村等工作,解决农产品下山难、销售难等问题。2019年,全市农村常住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11907元,其中:来自家庭经营性收入达6715元。
三是突出抓好转移就业。不漏一人,不漏一户地开展贫困劳动力资源排查,全面摸清底数,做到家庭情况清、就业愿望清、培训目的清、就业状况清、技能状况清。围绕贫困户就业意愿、条件和务工需求,拓宽贫困户就业渠道,增加就业收入。全市11.93万农村贫困劳动力实现了转移就业,“临沧管家”“佤山艺人”等务工品牌越来越响亮。
四是抓好教育医疗保障。健全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制度,持续推进依法控辍保学,精准资助学生79.96万人次,实现建档立卡贫困家庭学生“应助尽助”。全市8县(区)实现县域义务教育发展基本均衡,1127所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20条底线”全部达标。扎实推进健康扶贫,贫困人口基本医疗保险、大病保险、医疗救助全覆盖,率先在全省实现国家紧密型县域医共体建设试点全覆盖。
五是抓好农村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坚持水利工程建设与构建长效管护机制并重,农村饮水集中供水率达91%,自来水普及率达90%,农村人口饮水全部达到安全保障标准。加快补齐交通设施短板,累计硬化农村公路1.6万公里,全市937个行政村(社区)全部通硬化路,通客车率和通邮率达100%。全市农村电网供电可靠率达99.8%,农村居民综合电压合格率达100%。全市广播电视覆盖率达99.4%,所有行政村宽带网络100%覆盖。
发布会现场扶贫产品展示
坚持加强投入,提高资金使用效率
2014年以来,临沧全市共投入扶贫资金近250亿元,在5年多的时间内对农村投入这么多的资金,其强度和规模前所未有,其影响和带来的变化前所未有。今年以来,临沧市结合全市脱贫攻坚由集中攻坚转向成果巩固的实际,以“户户清”“项项清”“账账清”为抓手,开展决战决胜脱贫攻坚“百日提升行动”,确保全市高质量脱贫,脱得干干净净、不拖泥带水,脱得生机勃勃、焕发出发展活力。
以户为基本单元,对94357户已脱贫户开展“回头看”,全面摸清“底子清不清、收入增不增、政策硬不硬、帮扶实不实、群众认不认”等情况。组织8县(区)和市级行业扶贫部门对产业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农村危房改造、易地扶贫搬迁等9492个项目情况进行全面梳理,厘清脱贫攻坚项目“安排准不准、推进快不快、保障足不足、管理精不精、衔接顺不顺”等情况,确保了扶贫项目精准落地见效。
对纳入贫困县统筹整合使用范围财政涉农资金、东西部扶贫协作、集团帮扶、中央单位定点扶贫等扶贫资金进行全面梳理,理清政策落实、资金管理和效益发挥等情况,确保了扶贫资金规范安全、使用精准。
发布会现场扶贫产品展示
坚持群众主体,激发内生动力
临沧市坚持扶贫和扶志扶智相结合,全面排查整顿软弱涣散贫困村党组织,把贫困村基层党组织建成带领群众脱贫攻坚的坚强战斗堡垒。大力推广“以表现换积分、以积分换物品”的“爱心驿站”等自助式帮扶做法,建立健全产业带贫、就业脱贫等“按劳取酬、优先优酬”的帮扶政策和机制,引导贫困群众树立起脱贫的志气。建设“活的、成长的、群众的、自己的”村史室,让1591个村史室成为村情村史的陈列室、特色农产品的展示室、凝聚人心的精神家园。
发布会现场扶贫产品展示
坚持创新机制,启动乡村振兴
临沧市把脱贫攻坚中形成的有效办法与乡村振兴结合起来,率先出台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方案,立足“以下为主,坚持乡村自我振兴”这个基点,以物的清单、人的清单、问题清单、项目清单“四张清单”破局开篇,深入开展万名干部规划家乡行动,推动我的家乡我规划我实施。全面实施“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工程,抓好100个乡镇驻地村、100个公路沿线村、100个特色村、100个旅游村、100个产业村的典型示范,全面整治全市所有村庄的垃圾、污水、厕所、绿化及不良风气,一个个“小而美、小而干净、小而宜居”的村庄如雨后春笋般萌芽。